您現在所在的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本社資訊
2014年9月23日,中國出版傳媒商報“2014年度中國影響力圖書推展·第叁季”推薦書目出爐,我社《哪里都是杏壇——一個人文教育踐行者的足跡》入選教育類20種圖書之列。
“中國影響力圖書推展”是由中國出版傳媒商報參考“商報·東方數據”“商報·中版好書榜”等資料,再從各個電商的銷售數據角度加以考量,并征求和參考專家學者評委的意見,邀請一線圖書營銷人員參與推薦評選而得出的中國最具影響力的圖書書目,既兼顧市場的表現,又凸顯人文的眼光,能入選的圖書都是當季銷量較大、讀者評價較高的品種。
面對眾聲喧嘩的中學語文教改困局,我們需要高屋建瓴的理論剖析,更需要腳踏實地的躬身踐行。自1991年11月在陜西建立 “語文小組”,到如今上海的“樊陽人文公益講壇”,悠悠二十余載,我們能看到的是一個人文教育踐行者堅定指向遠方的足跡。
本書是樊陽老師對自己二十余載人文教育實踐的全方位總結。全書分為“人文講座”、“人文行走”、“人文課堂”、“人文閱讀’四個部分。
“人文講壇”借鑒傳統書院教育的優勢,在無形當中打破現代課堂流水線式的教學方式給師生交流帶來的障礙,構成師生共同體驗成長的情感氛圍。在此氛圍中努力以“人類文明文化視野”,引導學生形成“跨學段多年延續”的人文閱讀。本書精選了樊陽人文講座的一些片段,配以師生各自感受,極具啟發意義。
“人文行走”帶領學生走出去,在行走中的課堂上形成師生、生生、環境與人,書籍與現場,人與書籍之間的系列對話,在立體多重的對話實踐中實現“知行合一”的人文教育。“人文行走”是古人“萬卷書萬里路”修身理想的當代版。本書節選八個行走實錄,從中我們可以一窺樊陽式人文教育的妙道。
“人文課堂”、“人文閱讀’為樊陽“夫子自道”,對自己的人文教育實踐進行了多角度反思和理論總結。其中我們能讀到樊陽老師力圖將他的“人文講座”“人文行走”等與現行教育體制相勾連的苦心和努力,于目前莫衷一是的中學語文課改帶來一些啟示和希望。
編輯評論:以自己的方式,讓經典關聯呼應我們共處的時代境況,讓高山仰止的經典走進學生心靈,形成既非從境況抽取答案,又不為經典過度固化所拘泥的經典解讀路徑。這是我們理解的樊陽人文教育的精髓。
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