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所在的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本社資訊
面對眾聲喧嘩的中學語文教改困局,我們需要高屋建瓴的理論剖析,更需要腳踏實地的躬身踐行。自1991年11月在陜西建立“語文小組”,到如今上海的“樊陽人文公益講壇”,悠悠二十余載,我們能看到的是一個人文教育踐行者堅定指向遠方的足跡。
本書分為“人文講壇”、“人文行走”、“人文課堂”、“人文閱讀”四個部分,是樊陽老師對自己二十余載人文教育實踐的全方位總結。
“人文講壇”借鑒傳統書院教育的優勢,在無形當中打破現代課堂流水線式的教學方式給師生交流帶來的障礙,構成師生共同體驗成長的情感氛圍。在此氛圍中,努力以“人類文明文化視野”,引導學生形成“跨學段多年延續”的人文閱讀。本書精選了樊陽人文講座的一些片段,配以師生各自感受,極具啟發意義。
“人文行走”是古人“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修身理想的當代版,帶領學生走出去,在行走中的課堂上形成師生、生生、環境與人、書籍與現場、人與書籍之間的系列對話,在立體多重的對話實踐中實現“知行合一”的人文教育。本書節選八個行走實錄,從中可以一窺樊陽式人文教育的妙道。
“人文課堂”、“人文閱讀”為樊陽“夫子自道”,對自己的人文教育實踐進行了多角度反思和理論總結。其中能讀到樊陽老師力圖將他的“人文講座”、“人文行走”等與現行教育體制相勾連的苦心和努力,為目前莫衷一是的中學語文課改帶來一些啟示和希望。
編輯評論:以自己的方式,讓經典關聯呼應我們共處的時代境況,讓高山仰止的經典走進學生心靈,形成既非從境況抽取答案,又不為經典過度固化所拘泥的經典解讀路徑。這是我們理解的樊陽人文教育的精髓。
本書被評為“2014年度中國影響力圖書(教育類)”。
二維碼